你的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失重式喂料机是面向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时我们
2021-07-20 15:28

  构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央基于国内发展形势、把握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重大科学判断和重要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致力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型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是双循环格局的核心和纽带,也是推动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过程中,积极调整经济结构,开展产业模式创新,使生产要素实现配置,有序建立循环产业体系,有助于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作为一种新型产业模式,循环产业体系(Circular Industry System)基于物质全生命周期理论,依据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原则,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将资源循环利用、有序回收、无害化处理、高效利用和新产品的清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开展产业延伸和要素融合,建立闭环产业链,以消除传统产业模式中的冗余生产环节,从根本上解决污染与生产的矛盾,减少重复熔炼、重复配料、重复加工等多种生产环节和物流压力,高效节能,降低碳排放。促进企业创新提效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科学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同时使社会流通的物料以闭路循环形式运行,物尽其用,在变废为宝、赋予新产品生命的过程中,限度减少乃至消除污染,实现本质节能减排,以解决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矛盾,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

  这一体系也能很好地解决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的矛盾,增强内生动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在成本、人工和产供销等方面潜力挖掘到达一定程度后,往往出现产业“瓶颈”。继续降低各项指标,质量与效率难保;维持现有的水平,又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机。而采用新型组合机制,会合各方优势所组成闭路循环系统,较之传统工艺,不仅合理降低了成本,还能显著提高效率,并有效保证产品质量,从而达到多赢的目的。

  首先是依据产品全生命周期建立的要素组合。循环产业体系打破传统工业模式,依据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生产要素进行了重新组合。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是一项新兴的管理技术,涉及到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经销、运行、使用、维修保养直到回收再用处置的全过程。遵循产品生命轨迹,通过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再选择适当生产要素并科学组合,实现原料—产品—再生资源—原料的全产业链运行。

  其二,实施了短流程的闭环体系。以全循环、短流程和高效率为特点的闭环体系,“有所为,有所不为”,科学的消除冗余环节,合理地把生产流程缩减到小环节,整体流程简洁明了,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效益达到化。闭路的循环模式还使得产业体系能够在特定的区域和环境下运行,有利于生产有序协调进行。

  其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合理地开展系统的生产活动,可以程度减少重复加工过程,例如甲地企业生产金属原料,为运输和存储方便需要高温融化铸锭,乙地原料用户生产产品时还要重新将金属锭材融化调质使用,循环产业体系的闭环生产流程有效解决两个工序间衔接问题,减少能源消耗,实现低碳高效。

  其四,提高利用率,消除污染。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境界是资源限度的利用,既可以保障环境不被污染,又开辟了资源新路,依靠科技进步,让错位的资源归队,变成很好的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也有效地减少了终端废弃物的产生量。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废弃物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实现环境与效益双赢的重要方法。

  经历多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着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不仅保持了经济稳定发展,增长速度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而且结构调整也取得积极进展。较之前三次革命,以互联网产业化和工业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所涉及到的领域更加广泛,应用的技术更加先进。这一轮工业革命的影响将渗透到各个行业全产业链,生产方式从大规模生产转到规模化定制阶段,网络化、扁平化的工业趋势已经成型。企业必须开展转型升级,促进产业创新,以降低成本,节能减排,在这一过程中,不仅仅需要产业自身的进步和发展,还需要不同产业的融合与协作。

  产业融合(Industry Convergence)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融合可分为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三类。当前,产业融合已是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产业融合的内涵则分别从技术创新、边界模糊、过程统一、产业组织等不同角度加以研究。而融合方式又包括吸收融合,即原来的两个或多个产业实现融合,形成一个共同产业,原来的各个产业被吸收进新的产业之中而不再独立存在。扩展融合,即在原来两个产业或多个产业的交叉处融合产生新产业,在新产业里实现内部化,而原有的各产业仍然独立存在。

  从经济学角度,产业融合其实是产业分工的再组织。而分工理论是经济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次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明确阐述了分工与增进劳动生产力的关系。斯密指出,劳动才是重要的,而劳动分工将能大量的提升生产效率[1]。马克思集中研究了分工起源、性质及效率问题。他指出了分工在一定的条件下将趋于收敛,出现分工基础上的结合生产,这实际上就是融合思想的发端[2]。马歇尔则展示了他对产业融合的朦胧感知和预见,他说:“当分工的精细不断增大时,名义不同的各种行业之间的分界线,有许多正在缩小,而且不难越过” [3]。之后几代经济学家分别推出不同的产业集群理论,特别是由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迈克尔•波特提出“波特竞争优势理论”,阐述了产业集群对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及对于创新的促进作用,强调了政府政策对于集群的形成、发展模式和发展周期都有重要影响[4]。

  随着数理统计技术的发展,上世纪80年代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者,则用非线性规划和其他非古典数学规划方法,将古典经济学中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思想,变成决策和均衡模型,为后续的研究起到了理论支撑作用[5]。近年来我国厉无畏[6]、马健[7]、胡金星[8]等一批学者也对于产业融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首先,融合过程中催生出的新技术融合更多传统产业部门,改变着传统产业的生产与服务方式,促使其产品与服务结构的升级,推动市场结构在企业竞争合作关系的变动中不断趋于合理化。产生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客观上提高了消费者的需求层次,取代某些传统技术、产品或服务,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发展,有助于促进传统产业创新。比较典型的如互联网新技术引领,融合商业、快递、交通和金融为一体的电商和共享单车等新兴产业。

  同时,产业融合能够通过建立与实现产业、企业组织之间新的联系而改变竞争范围,促进更大范围的竞争。产业融合使市场从垄断竞争向完全竞争转变,经济效率大幅度提高。它与产业竞争力的发展过程具有内在的动态一致性,因而也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例如信息产业界的“三网融合”,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和计算机网络相互渗透和兼容,打破了此前单一部门在运营领域各自的垄断,并逐步整合成为全世界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更为重要的,由于产业融合能够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与重组,打破传统企业与行业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地区之间的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业务重组,产生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促进企业网络的发展,提高区域之间的联系水平,有助于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的基本因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生产要素的内涵日益丰富,不断的有新的生产要素,如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信息、新型资源等进入生产过程,在现代化大生产中发挥各自的重大作用。这些要素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生产要素的结构方式也将发生变化,而生产力越发达,这些因素的作用越大。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以获取潜在的利润[9]。传统工业形式中,特定的生产要素,如掌握某项技能的人、原材料、技术、机械设以及通过内部的管理和外部的产供销渠道,形成了特定的产业结构,在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

  而后工业时代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已经不仅仅获得潜在或超额的利润,更是从资源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对产业提出挑战。全球经济正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原有的一些生产关系和产业组合往往不能适应现实生产力的发展。传统的开放式、直线型生产模式能源消耗大,碳排放比较严重,且难于避免污染因素和扩散因子。产业环节松懈,物流低效,亟需依靠生产要素新型组合,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贯穿产业链全过程,集中各种兄弟产业的生产要素,从根本上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才能使得产业链条更加延伸,生产工序更为紧凑,扬弃传统流程中重复熔炼、重复配料、重复加工的重叠、交叉和冗余部分,节能减排,从根本上解决污染与生产的矛盾,成本和效益的矛盾。形成集资源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一体的新型生产模式。

  基于产业经济理论研究和生产方式的建立,有关团队遵循资源循环原则、理念和模式,经过十多年数十个项目的研究和创新,提出论据充分、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方法,并在工程建设中得到验证,有效地促进了产业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

  铜金属关系到国家资源供给和“中国制造”的深入开展,然而原生矿产资源的严重枯竭和矿山开采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型战略原料,降低国民经济对原生矿产的依赖度,促进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成为产业前进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一体系以铜金属资源循环体系为契合点,吸收利用矿山开采、城市矿产资源化、冶炼、电化学、清洁生产等不同领域的先进技术与工艺,汇集各产业的生产要素,将原生矿产和“城市矿产”(工业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和蕴藏于社会的废弃物)有效地结合起来,在精细拆解和严格环保预处理基础上,采用大型产业集团规模化熔炼炉协同冶炼,形成跨领域融合的循环产业链,生产出数量可观、品质优异的铜金属,且实现了“城市矿产”的吃干榨净。并延伸产业环节应用于铜线、板、管材等新产品生产。

  当新产品销售并使用后,定向的报废回收网络又将废弃产品回收并无害化处理,成为再生资源,回馈到生产加工环节,进入下一个循环,使原生矿产与城市矿产有序结合,形成了互为补充、互为协调的弹性原料供应链体系。使铜系资源在社会有序流通,物尽其用。

  该体系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有色集团,不仅产生了百亿级的经济效益,而且立足于资源社会大循环,减少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节能降耗,有效保护环境,将社会活动、自然资源、人类生存三者紧密结合一起,却又能达到三者的和谐共处,实现全系列铜资源在三者中往复不断的循环流通。为资源枯竭城市开辟了资源新路。

  废铅酸蓄电池中的铅占再生铅原料的85%以上,不合理的回收利用将造成新的污染源和资源再浪费。据报道,我国每年报废3亿多只铅酸蓄电池,含铅近万吨。若处置不当,既是对资源的浪费,也会对环境产生巨大的威胁。但如能无害化处理并再利用,相当于每年开采一座产量数百万吨的铅矿,可以有力支撑这一重要工业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但回收环节不畅,工艺水平低下,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和利用率低等问题长期以来都在困扰企业。制约产业健康发展。

  从传统行业划分来看,新品电池生产属于电化学产品生产领域,而废电池循环利用属于资源再生和有色金属冶炼领域。铅酸蓄电池的营销属于通讯和交通范畴,而废电池循环利用的产出品再生铅的营销属于材料与物流范畴。各领域工艺相差较远,环保和清洁生产的要求不尽相同,传统铅冶炼行业和电池生产行业也缺少有效沟通联系,供给侧生产出的铅金属和需求端所需要的合金有不少差距。

  闭路循环产业体系的理念是,依托无害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和工艺步骤,遵循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的原则,支持鼓励铅酸蓄电池生产企业开展产业融合,集清洁生产和废电池处理为一体,创建新型循环产业链,完成“回收处理-再生铅冶炼-新品生产—回收处理”的闭路循环系统,开辟电化学产品资源循环的发展新路。

  产业融合是这一体系运行并取得效益的关键因素。在一个集约园区内,机械产业要素完成破碎分选流程,化工产业要素对于含有大量硫化铅的铅泥进行脱硫处理,为后边的冶炼提供了环保和节能的保障。有色行业的转炉熔炼和精炼产业要素保证了火法炼铅的高纯度,生产出合金铅和纯铅液等生产工艺需要的合格原料。由于在同一区域即开展电化学清洁生产,使合金铅液和纯铅液通过液气相氧化法铅粉制和连轧连铸等先进工艺直接用于生产,节约了二次熔化所需的大量能源,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节能效果显著。

  系统还将营销要素与资源回收要素有效融合,充分利用生产企业遍布全国的营销资源,销售网点就是回收网点,安装队伍就是废电池召回队伍,送货车即是回运车,减少了大量的物流成本,减少碳排放。整个产业链设置在同一封闭区,还可以综合考虑环境治理手段和设施,有利于开展全系列无害化处置和清洁生产的技术应用。

  这一方案以铅酸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有序流动为主线,以节能减排、高效低碳为原则,以废弃物限度资源化为目标,融合6个相关产业,发挥各产业先进生产要素的比较优势,打通产品和废弃物之间的隔阂,消除重复冗余环节,缩短流程,形成一种新型生产流程和要素组合,基本解决了该产业在技术与生产方面的若干瓶颈问题。

  如果说前两个体系还是以某类金属为主导的工业闭环体系,仍属于单循环产业链设计,那么产业园区循环化体系则是大型产业集聚区域内,以全区产业特点和产品属性为目标的立体化产业布局。早期的园区规划和建设比较侧重某一产业或行业的集聚发展,对于园区本身的自循环考虑很少,因此废弃物积累,园区产生的废弃物不能在短距离、短周期内进行有效处理,污染环境现象多有发生。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现一些循环经济园区,可以对园区外输送进入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处理,但是所采用的是线性产业模式,即单品类废物从园区外进入园区,处理后的单品类产品再输送到园区外。没有解决一般园区自循环,全封闭的需要。

  产业园区循环化体系侧重研究产业发展所处的阶段(幼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利用市场增长率、需求增长率、产品品种、竞争者数量、进入壁垒及退出壁垒和技术变革等指标识别行业生命周期所处各阶段,有针对性的提出总体目标和思路。可以使废物在园区内实现动态循环,产业链覆盖物料与产品的全生命过程。

  “建线补链”是园区规划或改造中的一大特点,“建线”就是要根据产业特点,分析产业所需原生资源和再生资源的数量、特点和物料属性,建立具有地域和市场特点的生产线;“补链”则是分析上下游形势和短板,提出完善循环产业链环节的方法和措施,注重了与物料的全生命周期相协调,寻找物料循环利用的价值。

  园区通过静脉产业把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闭环经济模式,实现全区工业和生活废物的自身全循环和利用。还可以和其他产业领域形成良好的互补配套,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原材料,打造区域资源聚集地。用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为契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合理设计,上游企业产出废物变成下游产业资源,“横向联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物尽其用”。有价物料资源化应用,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产业链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循环、信息循环紧密相连,形成了新的产业聚集模式,产业分类完整清晰,真正形成了企业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城市大循环的新型理念。

  据统计,截至2019年10月,我国共有各类产业园区15000多个,其中开发区628家,省级开发区2053家。对整个中国经济的贡献达到30%以上。对产业园区进行循环化体系建设和改造,每年可产生数千亿元增值效益。同时推动资本市场对于新兴产业的追捧,也将有力促进产业转型和提质增效

  该体系有利于改善和提高区域整体环境质量,为打造宜居城市提供保障;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提高无害化处理效果;有利于规模化集约经营,提高效率,促进废物资源化;有利于建设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目标,提高竞争力。从而将城市建设成为无废城市、模范卫生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

  通过发展,举一反三,循环产业体系和工程实践也较好地应用于更多实体产业和社会工程之中。这方面的探索包括:基于生物质燃料的能源循环产业体系、汽车循环多元产业体系、基于乡镇环境综合治理的水资源循环产业体系、互联网+循环产业体系,以及循环产业体系与社会人文科学相结合所形成的循环事业体系,等等。研究与工程实践可知,循环产业体系在不同领域具有不同应用特征和创建要点,但遵循其生命周期和产业特点,就可以找到与其相关的各领域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将其有机结合,融会贯通,用系统工程方法加以实施,一个全新但融合传统优势的体系就能够发挥出倍增的效益。

  “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国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呈现出从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的特征,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更好地降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的综合成本,可以大力提高生产效率,全面提升国际竞争力。

  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打造合作共赢产业链和供应链。循环产业体系适时开展产业融合研究,把握产业融合机遇,将多领域产业或行业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有机融合,协同设计,提出总体解决方案,使供应链绿色、稳定而富有弹性,产业链延伸拓展,减少中间环节,有效降低成本,以更加适应需求端。各应用工程和项目在资源利用、节能减排、低碳高效、闭路循环等方面较之传统产业更有优势,可以有利推动国内企业创新与协同发展,并更好地融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创新是灵魂,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技术攻关和产业模式的突破。于国内循环而言,产业是强化关键环节、领域、产品保障能力的根基,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就要创新产业模式,从本质上解决生产成本、质量和效益的多重矛盾,达到友好、绿色和共赢的目的。于国际循环来看,实施产业体系建设和产业提升,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所融合的优势产业,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完产业配套体系,开辟有竞争能力的市场,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新体系。

  建议在正在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中,加入循环产业体系建设相关内容,从国家层面协调各主管部门支持体系的研究、建设工作和示范工程实施。鼓励企业开展产业与生产要素融合,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奠定牢固的产业基础。

  综合各相关因素,制订产业管理、项目管理、资(基)金管理、环境与节能减排管理等框架,提纲携领,统一管理,减少分力,增强合力,使循环产业体系建设在新形势下发挥更大效应。

  考虑到传统产业管理大都以单一工业领域为对象,缺乏综合管理机构和沟通渠道,建议政府部门探索性设置产业融合机制和相关机构,摸索新形势下产业管理的创新方法和体系。有关学协会等社团组织也要先期开展跨领域跨行业的管理合作,为企业架起沟通合作的桥梁。

  建立循环产业体系,除了专业性和系统性因素之外,思想上的创新与融合似乎更为重要。需要换个角度看待我们曾经熟悉的工作,要认识到,尽管看起来似乎大家都在从事独立产业的工作,但其实每个产业也是国内大循环乃至国际大循环中的一部分,与大循环中的其他环节都具有关联性。因此找出新的契合点,同社会相关环节协同一致,环环相扣,才能产生1+1大于1的倍增效应。

  还要认识到跨界才能让天地更宽广。随着社会发展,融合将成为常态,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让我们事半功倍,今天的跨界试尝,可能就是明天的产业潮流。

  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的形式,才有了多用户、大流量、大数据等优势,还通过互联网后面的加号同各行各业融合起来,是信息时代有利的工具和手段。腾“云”驾“物”撒好“网”,巧妙应用云平台、物联网和互联网的信息化优势,可以为循环产业体系建设插上翅膀,更迅速地推进和普及。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循环产业体系本身也要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发展。随着社会进步,交叉文化和知识日益丰富,新的学科和专业相继产生。利用好这些知识元素和文化因子,并且以灵活而科学的纽带有机结合,更全面更高效地发挥作用,是面向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时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杨敬增)

  [1]亚当•斯密.郭大力,王亚南译.国富论(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卡尔•马克思.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资本论[M].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马歇尔.陈良璧译,经济学原理(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迈克尔•波特.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5]杨小凯.张定胜,张永生,李利明译.新兴古典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6]厉无畏,王振.中国产业发展前沿问题[M].:人民出版社,2003.

  [7]马健.产业融合理论研究评述[J].经济学动态, 2012(5):78~81.

  [8]胡金星.产业融合的内在机制研究—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视角[D].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5):55~62.

  [9]约瑟夫•熊彼特.何畏,易家祥等译.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杨敬增,男,1953年出生于北京,清华大学毕业,研究员,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循环经济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专业研究方向:环境保护与资源循环利用。

  在资源综合利用、机电产品清洁生产、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利用、环境管理与节能减排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率先提出的“资源循环产业链”理论和工程方法,将资源循环利用同清洁生产有机结合,消除冗余环节,高效降耗,系统解决环境污染与产业发展矛盾,从本质上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多项示范工程应用后取得显著经济、环境与社会效益。著有《城市矿产资源化与产业链》《循环产业链—理念•模式•设计•案例》等专著和数十篇论文,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委技术进步和发明等科技奖项,在产业经济、政策研究、环境法制建设等方面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国家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专家委员;第二工业大学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地质大学博士生指导教师,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指导导师;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专家,中国循环经济协会理事,国内多个环境工程和资源循环基地与园区建设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以上信息由无锡市敏海通用设备有限公司整理编辑,了解更多双螺杆喂料机,失重式喂料机,计量喂料机信息请访问http://www.wxmhsb.com

上一篇:当拧紧电池壳盖时计量喂料机
下一篇:计量喂料机有利于活性炭的生产
返回